歷史文化名城紹興,以水鄉、酒鄉、橋鄉、名士之鄉著稱於世,美譽天下的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黃酒就誕生在這裡。在她的源頭鑒湖上游,一個一千八百年歷史的沉釀古村裡,有一脈酒香,千年綿延,醞釀了一個紹興酒的傳奇——唐宋酒業。
紹興黃酒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酒已被列為貢品。唐宋時期,酒香開始飄進尋常百姓家。
“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獨一無二的鑒湖水,讓紹興酒風味獨特,也讓歷代名人情有獨鍾,被譽為“天下一絕”。
在鑒湖水系的上游有一個“沉釀村”,相傳西元八十三年,漢太尉鄭弘應舉赴洛,親友餞於此,以錢投水,依價量水飲之,各醉而去,故名“沉釀”,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南宋詩人陸游、清代詩人李慈銘均曾在此長住,邀友雅集,留下千古詩篇。
沉釀村之水清澈甘美,所釀之酒甘爽醇厚,後味綿長,有口皆碑。唐宋時期開始,村裡家家戶戶以釀酒、修缸、補壇為主業,世代相傳。解放初期,沉釀村大部分作坊已中斷經營甚至消失,只有為數不多的酒坊維持釀造。為重現沉釀村唐宋時期的酒業繁盛,更為了弘揚傳統手工釀制技藝,沉釀村最大的作坊將名字改為“唐宋”,千年沉釀開始走上復興之路。在今天唐宋酒業的酒文化博物館裡還保留著浸透歷史風塵的釀酒器具,見證著歷史的興衰和傳奇。
西元2006年末,沉釀村被評為“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傳承基地”,2008年在沉釀村文化研討會上,眾多專家一致評定沉釀村的歷史文化地位,沉釀村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黃酒第一村。
秉承千年酒脈的唐宋酒業地處稽山之腳、鑒水之畔,沉釀遺風未改。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鑒湖水資源孕育了它的卓越品質。作為穿越了千年歷史文化的唐宋紹興酒,傳承古老釀造工藝,精心釀造優質佳釀。她選用上等精白糯米作為主要原料,以優質黃皮小麥作為酒麴,配以鑒湖佳水手工精釀而成。夏做酒藥,秋制酒麴,冬水冬釀,早春煎榨,工藝絲絲入扣,口感地道純粹。在關鍵流程環節由具備多年釀酒經驗的老師傅操作把關,技藝精湛絕倫,集中濃縮了生命精華和歲月的悠長,最大限度保證發酵穩定,酒味醇厚。釀酒所用糧食產自生態無污染的黃酒糧食基地,並通過日本和歐洲高標準體系驗證,充分秉承綠色、健康的釀造基因。
|